试议“包容性”与“圈子”

该文仅作为公开的个人记录,您可能对文章内容感到不适。本人从不对您认同本文抱有期望。 This article may made you upset, please think twice before reading. Click here to read the article.

近来diversity和inclusive在社区当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,前者直译是“多样性”,后者直译是“包容性”,指的是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在习惯、文化上的区别。很多时候,包容,并不是去添加特有的功能来适应用户需要,相反地,是避免暴露一部分内容、语言给过于广泛的人群。

比如作为在东亚文化成长的我,很难对slave等词产生感觉—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,但近年来,在软件设计时,越来越少地使用诸如此类的词汇,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inclusive——既然有可能引起别人的不适,那么在没有特别的必要使用的前提下,完全可以换用别的更加通用的词。但作为一名左利手,也确实感受到生活中许多设计的不合理性——比如许多闸机默认右手持卡,但又不提供各种引导(比如让刷卡区朝通道内侧倾斜)。但我这里想谈的,是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时注意到的“包容性”的问题——以及就此引出的,我为何反感“小圈子”。

一日,在工作日午餐中,饭毕,一人提议在这玩一会游戏,在场的其中两人不玩该游戏。游戏开始一会后,两人中的一人说“想起来还有工作上的事情”,便匆匆离开。

离开的那人真的是因为“工作”的问题么?私以为未必,他不是这个游戏的玩家,既然一起吃饭,固然不便提前离场,但在场的一大半人都不再参与他能参与的讨论,那能做的也只是找个借口悄悄离开,可能下定决心不再参与。这样的提议真的好么?私以为其暴露了两个误区——其一是所有人都玩这个游戏,其二是所有人都支持玩这个游戏。可能更好的做法是提议待会玩一局游戏,并提议返回办公室——这样同意玩游戏的人便可聚在一起,更可再邀请他人一同游戏。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午餐,不是游戏玩家的聚会。但在午餐上聊技术话题也不一定保险——

又一日,在工作日午餐中,一人说“你知道最近某社区推的某技术么”,另一人答“啊,那个技术啊”,整餐饭全程只有两人说话。

其实想来,哪怕是技术话题,也不是特别适合在同事之间的午餐上交流——大家摸到的项目可能就有不小的区别,更不用说技术背景,很多时候聊太多了,聊上瘾了,边上的人也会一脸懵逼,这样固然也算不上包容的话题。一旦发现在场有人露出了不懂的神情,那么应该赶紧结束这个话题,开始另外的讨论——毕竟这也不是哪个开源社区的聚餐。

在圈子里呆久了,很容易产生“本应如此”的错觉——我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毛病,尤其是我在抛出哏的时候发现在场无人懂背后的故事——将圈子当作生活的全部,将圈子里的事情当作常态,将圈子里的人当作所有人,在此基础上,认为所有人都是某一软件的用户,认为所有人都是某一游戏的玩家,认为所有人都知道某事,而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决定,自然称不上包容二字,而更进一步,包容性的问题就变成了可访问性的问题。
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人尽皆知,但“己所欲,勿强于人”却是更进一步,有时候会忍不住去说“某物很好吃,你为何不去尝一下”,“某物很好用,你为何不去试一下”,而一旦对方不用,或者说不喜欢,就会表示出可惜的神情。或者在邀请别人参与的时候反复请求,甚至直到活动前一秒。

意识到,无论是怎样的邀约,拒绝都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,而当发出邀约之时,也应该做好被拒绝的准备,如果别人拒绝,也不应该再去缠着不放。

“你那天又不忙,你拒绝我的邀请,是不是看不起我?”
——只是简单地不想参加,又不是次次不参与,哪里是看不起呢?

“你明明单身,但是拒绝他的表白,是不是背着喜欢谁去了?”
——别人为什么要回应这样的问题呢?做朋友也不错啊,为什么一定要处于一段亲密关系当中呢?

“这么好玩的游戏,你却不想玩,真是可惜。”
——我真的对玩这种游戏不感兴趣,看你们玩挺好的。

在我看来,许多圈子存在的理由,就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而出现的——只要我找到不会拒绝我的人就好了,只要我只跟想开始亲密关系的人说话就好了,只要我只跟玩这个游戏的人说话就好了。可这样下去,能见到的人,永远只有那么几个,无形之中缩小了可以触及的人的范围。

我想……如果想被认同,应该找更多的人去交流——总有那么一两个能一起出游,一起游戏。

想拥有更加多元而包容的的社交关系,想了解更多的人的想法,想与更多的人百无禁忌地交流——而不是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——才是我所想要的关系。能与某个圈子里的每一个人愉快交流,但不属于某个圈子当中。

籍此自勉。